香港夜繽紛 廟街夜市商戶開唔開心?
為刺激市民消費意欲及吸引遊客,政府由去年開始推出多項救亡設施,最觸目
的必然是「香港夜繽紛」,官方舉辦各種晚間活動之餘,亦鼓勵商家支持,一
時之間四處也「夜繽紛」,確實予人目不暇給之感。至於最多人討論的,必然
是「廟街:一條街道 萬種地道」夜市,於約100米路段設有30檔美食攤檔,當中有22個特色美食攤位和10個懷舊小食流動攤檔,是否真能帶起氣氛,以及為商戶帶來收益?
從油麻地進入廟街,除了看到供遊客「打卡」的發光打卡藝術裝置,沿路也是
一貫的廟街攤檔,包括磁石貼、紀念T恤、玩具、翻版手袋等,不甚吸引,就
連遊客也沒太感興趣。似乎政府只顧美食夜市,並未一同提升周遭環境的質素
,到底美食夜市是否有如此魅力,吸引遊客專程前來,實屬疑問。
地道特色小食
穿過這些攤檔,來到南京街,才是廟街的美食夜市,其實就是一條街的長度,
兩旁是密密麻麻的攤檔,是近年少見的人來人往景象。細看攤檔內容,都是港
人熟悉的美食,如炸大腸、牛雜、魚蛋、牛肉串、蛇羹、燒生蠔、糯米糍和土
耳其咖啡等,對本地人而言不算特別,或者遊客會感到較有吸引力吧。
食物質素方面,理論上有一定水準,因為約七成攤檔來自廟街的商家(當然也
是新意較少的原因之一),然而因為人流較多,部分攤檔或要縮短煮食時間,
以及不可明火煮食,導致「鑊氣」不足或不夠溫熱,影響了食物質素。另一大
家較關注的是價錢,繼之前於K11海濱夜市的「20元4粒」燒賣成為熱話後,廟
街夜市的價格相對合理,但如果價錢與外面的食肆一樣或略高,市民為何又要
專程來光顧呢?
食物不夠「平、靚、正」
身為市民,難免會被新聞或網紅的介紹吸引而來,但對筆者來說,未必再想來
光顧,第一是食物未算特別,大多數食物也可在外面隨處找到;其二是價錢不
算有競爭力,畢竟夜市食物最重要是「平、靚、正」,但廟街夜市暫未能達到
此要求。第三點則是氣氛不足,因為攤檔是短時間內組成,當中沒有太多故事
或人情味,不會太令人雀躍或帶來感受。香港人大可回到葵芳廣場、旺角中心
及西灣河太安樓,或是遊客也可於Instagram、小紅書等社交媒體自行尋找好吃好喝的,食物種類更多、更有看頭,也更能感受熱鬧氣氛。
反觀台灣和泰國夜市辦得有聲有色,首先是攤檔數量夠多,食物種類多元化,可給予遊客很多選擇;另外就是夜市不僅招徠遊客,也重點為本地人服務,所以必然要挖空心思製造綽頭,同時要保持質素及實惠價格,才可留住老主顧;萬一旅遊業低微,仍可靠本地人顧客支持生意。其實台灣和泰國夜市歷史悠久,在商家及政府努力之下,如今才能發展成熟,包括有明火及自來水提供,衛生條件也有所進步,加上附近商圈頗有看頭,正好吸引人們逛街與吃東西,形成半天的行程。廟街夜市沒有這些因素,吸引力自然遜色。
未能長遠發展難助商家脫困
除了廟街夜市,由1月25日至2月16日,觀塘亦有「龍騰觀塘新春夜巿」,筆者
亦有專程前往。其實感覺不俗,攤檔分了幾行,通道亦夠寬敞,感覺像曼谷火車夜市的縮小版,對附近居民也有新鮮感。然而不管是廟街抑或觀塘夜市,如果不能長遠發展,或是商家僅希望吸引顧客回到自己的食肆光顧,當局便要考慮如何改善現有夜市的定位、配套、食物類別、售價、宣傳及品質控制,否則只會淪為面子工程,難以真正幫助商家改善營商困難。